国际油价走势
6 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震荡走势,整体涨幅放缓。截至 6 月 23 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约为 113 美元/桶,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约为 110 美元/桶。
影响因素
- 供应担忧:俄乌冲突持续引发供应中断担忧,欧佩克+增产幅度有限也加剧了市场紧张情绪。
- 需求复苏: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需求回升,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加。

- 美联储加息:美联储激进加息抑制经济增长,也影响了原油需求预期。
- 伊朗核谈判:伊朗核协议谈判进展不顺,如果谈判失败,可能会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增加,从而施压油价。
涨势放缓
近期油价涨势放缓,主要原因包括:
- 需求担忧:美联储激进加息和中国经济复苏放缓引发了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从而抑制了原油需求。
- 供应增加: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也帮助缓解了供应紧张。
- 美元走强:美元走强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变得更加昂贵,抑制了需求。
供应忧虑犹存
尽管涨势放缓,但供应忧虑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俄乌冲突持续,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仍在继续,导致全球原油供应减少。
欧佩克+计划在 7 月和 8 月分别增产 64.8 万桶/日和 64.8 万桶/日,但分析师认为,实际增产幅度可能低于目标,无法完全填补俄罗斯原油缺口。
市场展望
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受到供应担忧、需求强度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影响。
- 如果俄乌冲突持续,供应中断加剧,油价可能会再次上涨。
- 如果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剧,需求疲软,油价可能会下跌。
- 美联储加息路径和美元走势也将影响油价。
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以下影响:
- 加剧通胀压力:原油价格上涨推高了交通和生产成本,加剧了物价上涨压力。
- 损害消费者信心:高油价降低了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损害了消费信心。
-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高油价刺激了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高油价的影响,包括释放石油储备、减少燃料出口和补贴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