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简称恒指)是香港股票市场的主要指标,反映了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整体的表现。恒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64 年,自此以来,它经历了起伏跌宕,见证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和变迁。
恒指的诞生
恒指于 1964 年 7 月 31 日诞生,最初由 33 家香港上市公司组成,基准日为 1964 年 7 月 31 日,基准指数为 100 点。恒指的诞生标志着香港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市场整体表现的基准。
恒指的演变
恒指的成分股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变化而不断调整。1973 年,恒指扩容至 50 家公司;1986 年,进一步扩容至 74 家公司;1993 年,恒指成分股增加至 33 家,并首次纳入红筹股。随着香港经济的不断发展,恒指成分股也随之增加,目前已达到 50 家。
恒指的波动
恒指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波动。1973 年的石油危机导致恒指暴跌,跌幅超过 50%;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对恒指造成重创,跌幅超过 60%;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导致恒指大幅下挫,跌幅超过 40%。不过,恒指在每次危机后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逐步反弹并创出新高。
恒指的意义
恒指是香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指标,具有以下意义:
恒指的未来
随着香港经济的不断发展,恒指的未来也备受关注。预计恒指将继续反映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整体的表现,并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恒指的未来走势将取决于香港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