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恒生指数,香港股票市场的标志性指数,自1964年创立以来,一直是反映香港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从最初的100点起步,恒生指数走过了跌宕起伏的60余载,现已成为全球最知名的股票指数之一。
恒生指数的起点:100点(1964年7月31日)
恒生指数于1964年7月31日正式发布,以100点作为基准。当时,指数包含33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代表了香港各行各业,包括金融、地产、制造业和公用事业。
恒生指数的演变:
1. 快速增长期(1970年代-19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恒生指数也迎来了强劲的上涨,从1972年的177点飙升至1993年的12682点。这一时期,房地产、金融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股市的繁荣。
2. 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香港经济和股市,恒生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了一半以上,至6544点。但经过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指数逐渐复苏。
3. 互联网泡沫(2000-2001)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股市重挫。恒生指数也受到波及,从2000年3月的高点31958点跌至2001年8月的9834点。
4. 复苏与波动(2000年代-至今)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恒生指数逐步复苏。2007年,在全球经济增长和中国内地经济的带动下,指数突破30000点大关。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机再次导致股市大幅下挫。
近年来,恒生指数在美联储加息、地缘风险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呈现出波动性较强的走势。
恒生指数的今日:
截至2023年2月27日,恒生指数收于20559点。指数成分股已扩大至66家,涵盖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主要上市公司。恒生指数仍然是衡量香港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恒生指数的意义:
恒生指数从100点的起点出发,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香港经济和股票市场的重要象征。指数的起起伏伏反映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观察香港经济的窗口。未来,恒生指数将继续作为衡量香港经济健康状况和吸引全球投资的基准,助力香港经济持续繁荣。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