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介绍
2018年,恒生指数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跌宕起伏,最终以较为低迷的走势收官。本篇将深入分析恒生指数大幅下跌的原因,从宏观经济形势、外部因素和市场情绪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子宏观经济因素
- 美联储加息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收紧:美联储自2018年初开始多次加息,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加剧了资金外流风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外流压力较大,对恒生指数形成利空。

-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市场担忧: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加剧了对全球经济疲软的担忧,导致投资情绪恶化。香港作为中美贸易主要通道,受到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需增速减弱。香港经济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受中国经济放缓的不利因素拖累。
子外部因素
- 国际股市回调修正估值:2018年初全球主要股市大幅上涨,估值普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国际股市开始回调修正估值,也拖累了恒生指数的走势。
- 美元走强施压港币汇率: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对港币汇率造成一定压力。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与美元保持固定联系,美元走强会影响香港的利率和资本流向,间接对恒生指数产生影响。
- 地缘风险加剧: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加剧了全球地缘风险。地缘不确定性会让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抛售股票资产,对恒生指数形成利空。
子市场情绪
- 投资者情绪悲观:2018年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投资者情绪悲观,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的恐慌抛售进一步加剧了恒生指数的下跌趋势。
- 套期保值操作加重跌势:一些外资机构和对冲基金出于套期保值目的,在恒生指数下跌时卖出恒生指数期货。这些套期保值操作会放大恒生指数的下跌幅度。
- 短线投机炒作退潮:2017年恒生指数大涨期间,短期投机行为较为盛行。2018年恒生指数大幅下跌,导致短线投机炒作大幅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市场成交和流动性。
收尾部分
2018年恒生指数的大幅下跌,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市场情绪的变化因素。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市场波动,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注重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