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允许交易者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以预先确定的价格买卖玉米。在我国,玉米期货最早于2000年1月19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ZCE)上市交易。
玉米期货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玉米生产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玉米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1898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了首个玉米期货合约,为交易者提供了一种对冲玉米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我国玉米期货市场起步较晚。经过多年的筹备和试运行,2000年1月1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推出玉米期货合约,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市交易的农业期货品种。玉米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玉米期货合约的标的物为国家标准GB/T 17654-2013《国家粮食储备玉米收购标准》中的二等玉米。合约单位为5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和下午13:30-15:00。
玉米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对冲价格风险。对于玉米生产者而言,通过卖出玉米期货合约,可以锁定未来某个特定日期的玉米销售价格,规避因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对于玉米加工企业而言,通过买入玉米期货合约,可以确保未来某个特定日期的玉米采购价格,规避因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玉米期货交易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参与玉米期货交易之前,投资者应充分了解期货交易的原理和规则,并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资金准备。
具体而言,投资者应注意以下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