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残碳数量是指原油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残渣的量。它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原油的质量和可加工性。
残碳形成原因
当原油燃烧时,其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一些碳氢化合物会不完全燃烧,形成固体残渣,即残碳。残碳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原油组成:不同类型的原油含有的沥青质和重金属含量不同,这些物质会增加残碳的形成。

- 燃烧条件:燃烧温度、氧气供应和燃烧器设计等因素都会影响残碳的形成。
残碳对炼油的影响
残碳数量过多会对炼油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 堵塞设备:残碳会堵塞管道、换热器和反应器,导致设备故障和降低生产效率。
- 降低产品质量:残碳会污染成品油,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
- 增加加工成本:残碳的处理和处置需要额外的成本。
测量残碳数量
残碳数量通常通过以下方法测量:
- 康拉德森残碳法:将原油蒸馏至10%体积,并对蒸馏残留物进行高温加热,测定残余固体的重量。
- 拉姆斯博滕残碳法:将原油加热至高温,并用空气流吹走挥发分,测定残余固体的重量。
控制残碳数量
为了控制残碳数量,炼油厂采取以下措施:
- 选择低残碳原油:选择沥青质和重金属含量低的原油。
- 优化燃烧条件:控制燃烧温度、氧气供应和燃烧器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碳形成。
- 添加添加剂:使用抗残碳添加剂,以抑制残碳的形成。
- 采用除碳技术:安装除碳设备,例如除碳器和过滤器,以去除原油中的残碳。
原油残碳数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原油的质量和可加工性。残碳数量过多会对炼油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控制残碳数量至关重要。通过选择低残碳原油、优化燃烧条件、添加添加剂和采用除碳技术,炼油厂可以有效控制残碳数量,提高炼油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