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拐6井,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史上的一口传奇井。它不仅创造了中国陆上单井最高日产油量纪录,还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5年,中原油田勘探队在濮阳市拐六村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的油层。经过勘探和试井,1976年3月18日,拐6井正式出油。出油后,拐6井日产原油高达1071吨,创下了中国陆上单井最高日产油量纪录。
拐6井的发现和开发,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士气。它证明了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丰富,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拐6井出油后,日产量持续攀升。1978年4月20日,拐6井日产原油1222吨,再次刷新了中国陆上单井最高日产油量纪录。这一纪录保持了近40年,直到2016年才被辽河油田的H10井打破。
拐6井的超高产量,得益于其优越的地质条件和先进的开采技术。拐6井位于濮阳断陷的中心,油层埋藏深度较浅,地质构造简单,储油层砂体厚大,渗透性好。同时,拐6井采用了先进的钻井和采油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油井的产能。
拐6井的发现和开发,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还带动了中原油田和濮阳市经济的发展。
拐6井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士气。它证明了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丰富,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信心和动力。同时,拐6井的开发,也带动了中原油田和濮阳市经济的发展。
拐6井作为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史上的一口传奇井,其意义远不止于其超高产量。它代表了中国石油工人的智慧和勇气,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为了纪念拐6井,濮阳市政府在拐六村附近修建了拐6井纪念馆。纪念馆内展示了拐6井的发现、开发和对石油工业发展的贡献。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石油工作者前来参观,缅怀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拐6井,不仅是一口石油井,更是一个传奇。它承载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激励着石油工人们不断前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