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高压物性是指在高压条件下原油的物理性质,其中密度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原油密度反映了原油的轻重程度,对原油的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压下原油密度变化
在常压下,原油的密度通常在0.75-1.00 g/cm³之间。随着压力增加,原油的密度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压力会使原油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导致原油的体积减小。
在高压条件下,原油密度的变化与压力呈非线性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低压阶段:压力较低时,原油密度随压力增加而缓慢增加。
- 中压阶段: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原油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快速增加。
- 高压阶段:压力很高时,原油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再次缓慢增加。
影响原油高压密度的因素
影响原油高压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 原油成分:原油中轻组分含量越高,密度越低;重组分含量越高,密度越高。
- 压力:压力越高,原油密度越大。
- 温度:温度越高,原油密度越小。
- 原油来源:不同来源的原油,其高压密度特性可能不同。
高压密度对原油开采和利用的影响
原油高压密度对原油开采和利用有以下影响:
- 开采:高压密度的原油流动性较差,开采难度更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技术。
- 储运:高压密度的原油储运成本较高,需要使用专门的储运设施。
- 加工:高压密度的原油加工难度更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分离和转化技术。
- 利用:高压密度的原油热值较低,燃烧效率较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有效利用。
高压密度测量
测量原油高压密度的方法主要有:
- 浮力法:利用浮力原理,测量原油在高压下的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密度。
- 振荡管法:利用振荡管的共振频率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测量原油在高压下的密度。
-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在原油中的传播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测量原油在高压下的密度。
原油高压密度是原油高压物性中的重要指标,对原油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原油高压密度特性,有助于优化原油开采、储运和加工工艺,提高原油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