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是衡量流体流动阻力的物理量。石油的粘度对开采、运输和加工等环节都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粘度较高的原油开采和运输难度更大,加工成本也更高。我国的原油粘度究竟如何呢?
原油粘度的分类
原油粘度一般按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分为以下等级:
粘度与API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即API比重越大,粘度越小。
国内原油的粘度特点
我国原油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部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是原油主产区,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70%。
我国原油总体上属于高粘度原油。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原油的API比重平均在19度至22度之间,属于重质原油范畴。其中,东北地区原油的粘度最高,API比重一般在15度至18度之间,属于特重质原油。
高粘度原油的成因
我国原油粘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粘度原油带来的问题
高粘度原油给开采、运输和加工都带来了诸多问题:
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高粘度原油带来的问题,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我国还积极开展原油脱盐、脱水、脱蜡等技术研究,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品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