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镍,一种以镍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品,在2022年的3月8日,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跌,跌幅超过90%,让无数投资者措手不及,损失惨重。这场风波的背后,勾勒出资本市场瞬息万变的残酷一面。
疯狂拉涨
2022年初,由于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紧张,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镍的价格一路飙升。3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货镍价更是突破历史高位,达到每吨10万美元。
做空风波
正当镍价一路狂飙之际,一家名为青山控股的中国企业开始大举做空LME期货镍。青山控股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其做空的目的是为了对冲旗下不锈钢业务的成本上涨风险。
做空,顾名思义,就是预期某一资产价格会下跌,因此提前卖出该资产,等到价格下跌后再买入,从中赚取差价。青山控股的做空行为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逼空危机
随着青山控股的做空规模不断扩大,镍价开始出现大幅反弹。3月8日,LME期货镍价一度飙升至每吨100万美元,逼近结算价的11倍。原因在于,其他投资者看到镍价上涨,纷纷跟进买入,导致镍价进一步上涨。
这种现象称为“逼空”,即做空者大量卖出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更多的人买入,形成恶性循环。青山控股面临着巨额的追加保证金要求,一度濒临爆仓的风险。
监管介入
面对逼空危机,LME紧急介入,暂停了镍交易,并取消了3月8日以来的所有交易。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平息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也引发了对LME监管制度的质疑。
反思与教训
期货镍大跌事件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期货镍大跌事件是一场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暴露出市场风险的残酷性和监管制度的不足。投资者应从中汲取教训,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管理,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