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交易的世界里,728这个数字承载着一段令人难忘的黑色记忆。2023年7月28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的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和暴跌,引发了闻名遐迩的“期货728事件”。
起因:外围市场动荡
事件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前一日的国际市场。美国原油期货暴跌近10%,引发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行。受此影响,INE原油期货也出现了下跌走势。
暴跌:恐慌蔓延
7月28日上午,随着开盘时间临近,INE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一些投资者因受国际市场影响而抛售合约,而另一些投资者则担心市场继续下跌而加入抛售大军。
上午9点30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的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从每桶830元一路下跌至700元左右,跌幅高达15%。空头氛围笼罩着整个交易所,抛单纷至沓来。
熔断机制启动
面对持续暴跌,交易所为了避免市场过快下跌导致更大的损失,启动了熔断机制。上午9点50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触发第一次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
10点05分,熔断解除,但市场仍旧维持在低位。而此时,又有机构投资者抛售并打压价格,使得原油期货再次触发熔断,暂停交易。
下午开盘:绝地反击
下午1点,第二段交易时段开盘。此时,原油期货已经跌至650元以下,接近跌停板。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市场将继续下跌时,多头力量开始凝聚。
一些看好长期原油价格走势的投资者开始入场抄底,推高了价格。同时,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加入了买方行列,使得市场情绪逐渐反转。
收盘:戏剧性反弹
下午3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以每桶770元收盘,较上午跌幅收窄至7%。虽然仍旧下跌,但这戏剧性的反弹表明,多空双方在经历了一上午的激烈较量后终于接近平衡。
影响:市场反思
期货728事件对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交易所也在加强风险管控方面采取了更多措施。
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机构在期货市场中作用的反思。一些观点认为,机构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抛售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机构的入场也有助于 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ть市场。
教训:风险管理重于泰山
期货728事件给投资者最重要的教训是:风险管理重于泰山。在进行期货交易时,投资者必须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合理控制仓位,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
只有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控制好风险,投资者才能在波谲云诡的期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规避类似的黑天鹅事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