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流动点是指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原油从液态变成半固体的温度。它反映了原油中蜡质含量的多少,蜡质含量越高,流动点就越高。原油的流动点对原油的运输、储存和炼制都有重要影响。
影响流动点的因素
原油的流动点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蜡质含量:原油中蜡质含量较高,流动点就越高。
- 分子量:原油中分子量较高的碳氢化合物越多,流动点也越高。

- 环烷烃/芳烃比:环烷烃含量越高,流动点越低;芳烃含量越高,流动点越高。
- 温度:温度下降,流动点升高。
流动点测试方法
原油的流动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试:
- ASTM D97:将原油样品冷却至流动点,然后立即倒转试管,观察样品的流动情况。
- IP 15:与 ASTM D97 类似,但冷却速率不同。
流动点的意义
原油的流动点对于原油的运输、储存和炼制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运输:
- 流动点较高的原油需要预热,否则会堵塞管道。
- 在冬季,流动点过高的原油可能无法运输。
储存:
- 流动点较高的原油储存时需要保温,否则会凝固成固体。
- 储存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原油凝固,造成储罐堵塞。
炼制:
- 流动点较高的原油需要经过预处理,例如加热或添加降凝剂,以降低流动点,便于炼制。
- 流动点过高的原油可能导致炼制设备结焦,影响炼制效率。
流动点的调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控原油的流动点:
- 添加降凝剂:降凝剂是一种化学试剂,可以吸附在蜡晶体上,防止其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流动点。
- 蜡分离:通过冷冻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方法,将蜡质从原油中去除,从而降低流动点。
- 加氢精制:加氢精制过程可以将原油中的一些高分子量烷烃转化为低分子量烷烃,从而降低流动点。
原油的流动点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影响着原油的运输、储存和炼制。通过了解原油流动点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可以优化原油的处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