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起伏跌宕中,恒生指数(简称恒指)作为香港股市的晴雨表,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破净期,成为投资者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破净的定义
当恒指跌破其净资产价值(NAV)时,即称为“破净”。净资产价值是指上市公司所有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当股价低于净资产价值时,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恒指最长破净期
恒指历史上最长的破净期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从1997年10月22日到2003年6月25日,恒指连续1721个交易日跌破净资产价值,创下最长破净纪录。
破净期的影响
恒指破净期对投资者和香港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净期的成因
恒指破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
破净期的应对措施
为应对破净危机,香港政府和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破净期的终结
2003年6月25日,恒指终于重返净资产价值上方,结束了长达1721天的破净期。这标志着香港股市和经济开始复苏。
破净期的启示
恒指最长破净期给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恒指最长破净期是一段悲情与希望交织的时期,给投资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当股市陷入低迷时,保持信心、理性投资,最终将迎来市场复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