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凝点是指原油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出现凝固、流动性丧失的现象。在这个温度下,原油中某些成分,如高分子量的饱和烃或蜡质,开始析出并形成晶体,从而阻塞原油管道,导致原油无法正常输送。
原油凝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原油凝点对于石油工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了解决凝点过高的难题,石油工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添加流动性改良剂:流动性改良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降低原油凝点,提高流动性。
2. 加热:对原油进行加热可以降低凝点。加热可以通过管道加热器或储罐加热器进行。
3. 稀释:将凝点高的原油与凝点低的原油混合可以降低混合物的凝点。
4. 改变开采方式:在浅层水域开采的原油凝点一般较低,因此可以考虑从浅层水域开采原油。
5. 研发新技术: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来降低原油凝点,例如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
原油凝点本身不会导致爆炸。在某些情况下,原油凝固可能会引发其他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