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油价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将深入分析2017年国际原油走势,探讨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市场影响。
供需失衡与OPEC减产
供需失衡:2017年初,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导致油价低迷。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欧佩克增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加剧了供需失衡。
OPEC减产:为了稳定油价,欧佩克及其盟国于2016年底达成减产协议,计划从2017年1月起减产120万桶/天。减产协议提振了市场情绪,油价开始回升。
地缘动荡与美国页岩油产量
地缘动荡:2017年,中东地区地缘动荡不断。沙特与卡塔尔的断交、伊拉克与库尔德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朗核协议的退出等事件,引发了市场担忧,导致油价上涨。
美国页岩油产量: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因此油价需要维持在一定水平才能实现盈利。2017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对油价形成下行压力。
经济增长与美元走势
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影响了油价。经济增长疲软导致石油需求下降,从而压低油价。
美元走势:美元走强会降低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反之亦然。2017年,美元走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因素对油价的提振作用。
2017年国际原油走势图
[图片]
2017年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复杂多变的一年。供需失衡、地缘动荡、美国页岩油产量、经济增长和美元走势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油价走势。
总体而言,2017年油价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欧佩克减产提振了市场情绪,但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油价形成了下行压力。预计2018年油价仍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市场将保持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