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过剩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石油需求下降,而主要产油国仍在持续增产,导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
2. 美元走强
美元是国际原油交易的结算货币。美元走强会降低其他货币计价的原油价格,从而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3. OPEC减产协议失效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曾与其他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以稳定油价。但由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增产,该协议未能有效执行,导致原油市场供应过剩。
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但国内油价并未同步下降,主要原因如下:
1. 政府调控
我国实行成品油价格政府调控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达到一定幅度时,政府才会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2. 炼油成本高
我国的炼油技术相对落后,炼油成本较高。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炼油成本不会大幅下降,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难以大幅下调。
3. 税收因素
成品油价格中包含了消费税和增值税。这些税收不会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
4. 补贴减少
近年来,政府对成品油的补贴有所减少。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政府补贴减少的幅度可能大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难以大幅下降。
除了上述原因外,以下因素也会影响国内油价:
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会带动石油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国内油价。
2. 地缘因素
中东地区的地缘紧张局势会影响原油供应,从而对国内油价产生影响。
3. 汇率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内原油进口成本,从而影响国内油价。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但国内油价不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调控、炼油成本、税收因素、补贴减少等原因共同导致了国内油价与国际原油价格脱节。经济增长、地缘因素和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国内油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