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20年3月11日,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导致原油价格暴跌至历史最低点。
导致暴跌的原因
- 需求暴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停滞,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 供应过剩:主要产油国未能就减产达成一致,导致原油供应过剩。

- 价格战: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之间爆发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了供应过剩。
最低价格
3月11日,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跌至每桶-37.63美元,创下历史最低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跌至每桶22.27美元的低点。
影响
原油价格暴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 能源公司:能源公司遭受重创,股价暴跌。
- 经济增长:原油价格暴跌抑制了经济增长,因为能源行业是许多经济体的支柱产业。
- 通货膨胀:原油价格暴跌导致通货膨胀下降,因为能源成本是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原油价格暴跌,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以下措施:
- 财政刺激:政府增加支出或减税以提振经济。
- 货币宽松:央行降息或购买债券以降低借贷成本。
- 协调减产:主要产油国最终同意减产,以稳定市场。
3月11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是全球经济动荡的标志。它对能源公司、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应对措施,以减轻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原油市场的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