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凝点
原油凝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原油中轻组分挥发后,剩余部分失去流动性的最低温度。凝点越低,原油流动性越好,可应用范围更广。
影响原油凝点的因素
- 烃类组成:原油中烷烃的含量越高,凝点越低;环烷烃和芳烃的含量越高,凝点越高。
- 分子量:分子量较低的烃类凝点较低,分子量较高的烃类凝点较高。

- 含蜡量:原油中所含的蜡质溶解在原油中时会降低凝点,但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蜡质会析出,导致凝点升高。
- 树脂和沥青质含量:树脂和沥青质会增加原油的黏度,从而提高凝点。
- 原油来源:不同地区的原油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其凝点也会有所差异。
原油凝点范围对品质的影响
- 流动性:凝点决定了原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凝点高的原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差,容易堵塞管道和设备。
- 储存和运输:凝点高的原油在低温下容易凝固,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进行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
- 炼油加工:凝点高的原油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加工,对炼油设备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经济效益:凝点低的原油流动性好,便于储存和运输,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凝点降低的方法
为了降低原油凝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添加降凝剂:降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吸附在蜡质表面,防止蜡质析出,从而降低凝点。
- 脱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原油中的蜡质去除,可以有效降低凝点。
- 改变烃类组成:通过催化裂化等工艺,可以改变原油的烃类组成,降低凝点。
测量原油凝点的方法
原油凝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量:
- 冷滤点法:将原油冷却至蜡质开始析出的最低温度,并记录该温度。
- 管式降凝点法:将原油装入带有温度计的玻璃管中,缓慢冷却,观察原油流动停止时的温度。
- 仪器测定法:使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原油凝固时的热量变化来确定凝点。
了解原油凝点范围对评估原油品质非常重要。凝点低的原油流动性好,易于储存和运输,经济效益较高。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原油凝点,提高其品质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