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恒指危机,又称“联想技术之争”,是一场发生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围绕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而引发的股权纠纷。这场危机对联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此次收购被视为联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2007年,香港恒生指数公司(恒指)斥资3.84亿美元入股联想,持股比例为8.9%。恒指希望通过投资联想来分享其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增长。
在恒指入股后,双方就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评估价值产生争议。恒指认为联想高估了该业务的价值,而联想则坚持其评估结果。
2008年,恒指对联想提起诉讼,指控联想在评估中存在欺诈行为。联想反诉恒指违反了保密协议。这场诉讼持续了数年,双方的关系也变得水火不容。
在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后,联想和恒指于2013年达成和解。联想向恒指支付了2.92亿美元的和解金,恒指则放弃了其对联想的部分股权。同时,联想进行了内部重组,加强了其治理结构。
联想与恒指危机给企业界带来了许多启示:
联想与恒指危机是一场复杂的企业纠纷,对联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企业可以加强自身治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